亚大AI智能养殖系统,能增2成渔获量

  • 2020-04-24

图说:生医系王昭能师生团队,在台南北门、学甲养殖场域,运用AI智能养殖,致力水质改善、饲料成本、水车监控等,已可增收两成渔获量。

亚洲大学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生物资讯与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王昭能师生团队,近来在台南市北门区、学甲区养殖场域,运用AI与物联网(AIoT)技术,建置智能水产养殖管理系统,对不同养殖鱼塭进行饲料管理、水质监控、用电数据分析等,计算出最佳养殖方案,推动以来,已可增收两成渔获量,提升传统养殖安全与产能,尽到大学社会责任。

王昭能老师说,台湾养殖业受到环境气候变迁与鱼群疾病感染等冲击,影响渔业的稳定发展,加上养殖业人力老化,年轻人没有回乡接手意愿,导致养殖经验与技术的传承面临重大挑战。由于渔业与人类生存是息息相关,眼看着养殖业在永续发展上遭遇困难,需要加以克服。

图说:生医系王昭能老师在台南养殖渔业发展协会,向当地渔民说明AI人工智能养殖等科技管理,尽社会责任。

王昭能老师组成亚大跨领域师生团队,结合工研院、上岳科技协助物联网与传感器相关开发,以及台南市养殖渔业发展协会协助与谘询等,提出「智慧水产养殖之科技导入」计画,透过科技(通讯科技、物联网、云端运算、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)导入方式,有效提高养殖技术及管理效能。

王昭能师生团队执行「智慧水产养殖之科技导入」计画,初期以亚洲大学USR基地、太极湖和莲花池等,作为AI、物联网(AIoT)技术开发实践室场域,当系统开发完成,随即将场域移至台南北门、学甲养殖业。

针对不同养殖鱼塭需求,王昭能师生团队首先建立智慧成本管理平台,纪录饲料成本、换肉率等相关数据,协助渔民掌控成本;其次,建立智慧水质监测平台,应用AI与物联网技术,监控水中溶氧量、馀氯、温度、电导度、盐度与水上下温度等,协助渔民以数据化方式了解水中状况、及时找出因应方式。再者建立精准饲料投放管系统,结合水下影像辨识,提供投餵系统鱼群摄食的活动力资讯,计算出养殖较佳的换肉率,掌握鱼群的成长曲线、饲料用量及餵食时机,提升养殖效率。

王昭能老师强调,该团队初估每年导入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在20个池鱼塭,提升台南北门、学甲地区养殖产业竞争优势、增加渔民营收;进而促进西南沿海偏乡创新转型,开设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培训课程,每年将培训30至50位在地青年,提供就业机会或返乡创业。此外,透过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开发,可增加师生学以致用的经验,以问题导向学习解决问题,每年可培育30名专业学生。